访问初心
林清玄在《林变莲雾》中写到一个出租车司机,因得知自己来到林边,特地带来了一袋莲雾给自己吃,想着林边这盐地上,在海风咸咸腻腻的吹拂中,许多植物难以生存,或变得苦涩不堪,而手中的莲雾却是清甜可口,不由感慨。
而当一颗莲雾的种子掉到盐地上,它的一生,不就正如一个人的一生一样开始了吗?
生命之初,是对世界的感知,并没有太多的感受。于种子,只是默默地吸收水分,努力的发芽成长;于人,则是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所说的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一般。努力学习,认识着世界上奇妙的道理,如王国维所提的第一境界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。也许看到眼里的是缜密的数学推理,是美妙的语言文字,是奇幻的科学实验等等。总之,在这一阶段,充满了乐趣与收获。
种子发芽之后,也许遇到了鸟儿、蝴蝶等的问候,也许也碰到了盐地上难以生存的植物的讥讽,可它依旧立在那里,因为它认准了自己开花结果的使命。而于人,这便是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的时候了。起初,“望尽天涯路”后,终得选择一条,自己走下去。有时可能是孤独的,踽踽独行于世,而这正是为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优良条件。反过来讲,当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的时候,沉浸在研究“山水”之趣中,又怎么会在意是否一人,是否孤单呢?在我看来,这一境界,也是成大事者最重要的一个环节。
最终在努力下种子结出了莲雾,而人,有了最后的成就,造福于人类、与社会。而此时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的感受萦绕心头。于种子,回想来,自己本是一颗莲雾的种子,结出莲雾难道不正常吗?于人,自己研究什么便在什么方面有所建树,不也很正常吗?这时便“看山仍是山,看水仍是水”了。
尼采说:“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,都是对生命的辜负。”舞动的生命,是经历了“知”—“行”—“得”的人生过程,人生境界也随之提升。反复想来,不过初心未改。回头望去,访问初心,可不就是“山也是山,水也是水”吗?